序号  |  
   类别  |  
   教学环节  |  
   材料名称  |  
   材料要求  |  
   完成时间  |  
   完成人  |  
   接收人/存放地  |  
   督促人  |  
  
1  |  
   理论教学  |  
   课程教学 (考试)  |  
   试卷(命题)  |  
   每门课程须命 A、B 两套试卷,由教务处随机抽取一份供考试使用。 A、B 卷的覆盖面、难易程度、题目份量应相当,重复率不超过 5%,试题内容与前两届同一课程试题的重复率应控制在 30%以内。建有试题库的课程应使用试题库组卷;未建立试题库的课程,应由命题小组统一命题;暂不具备成立命题小组条件的课程,应由课程负责人审核试卷;可以采用同水平外校试题。不得采用同类考试中已经使用过的试卷作为考试试卷。务必保密,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试卷(命题)  |  
   每学期考试前  |  
   任课教师  |  
   试卷(命题)放教务办; 记分册放试卷袋;试卷(归档)放资料室  |  
   
 
 
 
 课程所属系部主任/实验室主任  |  
  
2  |  
  ||||||||
3  |  
   课程考核成绩登记册(记分册)  |  
   根据课程考核大纲要求说明平时成绩评定办法,并在开课前向学生宣布;必须完整体现平时分依据。不及格分数一律用红色钢笔或水笔填写或画红色圈标注  |  
   每学期放假前  |  
  |||||
试卷(评阅)  |  
   (1)按步骤给正分,不能出现负分,并在每题前面以画圈形式汇总得分;(2)阅卷人和复核人(不得为同一人)红笔签名;(3)成绩涂改处阅卷人必须红笔签名;(4)除选择题、判断题、填空题外,阅卷时只能出现√;所答题目必须有阅卷痕迹,即使是零分。  |  
   每学期考试后,放假前  |  
  ||||||
4  |  
   试卷(归档)  |  
   (1)课程教学大纲;(2)A和B卷课程考核命题审批表;(3)A和B问卷(4) A和B卷评分细则;(5)课程考核成绩登记册;(6)成绩单;(7)课程教学分析表;(8) 答卷 
  |  
   每学期考试后,放假前  |  
  |||||
5  |  
   课程教学 (考查)  |  
   考查题  |  
   同试卷(命题)要求一致  |  
   每学期考查前  |  
   任课教师  |  
   教务办/ 资料室  |  
  ||
6  |  
   课程考核成绩登记册  |  
   同课程教学 (考试)要求一致  |  
   每学期放假前  |  
  |||||
考查材料(归档)  |  
   (1)课程教学大纲;(2)A和B卷课程考核命题审批表;(3)A和B考查题;(4) A和B卷评分细则;(5)课程考核成绩登记册;(6)成绩单;(7)课程教学分析表;(8) 反映成绩的小论文、报告、设计册等纸质文档或电子材料  |  
   每学期考试后,放假前  |  
  ||||||
7  |  
   实验教学  |  
   实验教学计划表  |  
   按最新模版填写  |  
   每学期上课前  |  
   任课教师  |  
   实验室主任/ 资料室  |  
  ||
8  |  
   实验教学计划书  |  
   每学期上课前  |  
  ||||||
9  |  
   实践教学  |  
   见习  |  
   见习报告  |  
   (1)见习成绩评定;(2)指导老师签名  |  
   见习结束后  |  
   指导老师  |  
   
 
 
 
 
 
 
 系部汇总教务办/ 资料室  |  
   
 
 
 
 
 
 
 系主任  |  
  
10  |  
   实习  |  
   实习手册  |  
   完成实习规定内容  |  
   实习结束后  |  
   指导老师  |  
  |||
实习鉴定表  |  
   (1)实习成绩评定;(2)按要求签名;(3)师范专业需要实习单位盖章和学院盖章,非师范专业需要实习单位盖章;(4)师范专业一式两份(含复印一份),一份用于存档,一份进档案  |  
  |||||||
11  |  
   研习 (师范专业)  |  
   研习报告  |  
   (1)完成研习规定内容;(2)研习成绩评定  |  
   研习结束后  |  
   指导老师  |  
  |||
12  |  
   毕业论文  |  
   (1)开题报告(套印);(2)论文指导书(套印);(3)一稿、二稿(必须有详细指导记录);(4)定稿;(5)终稿(套印);(6)查重报告  |  
   毕业资格审核前  |  
   指导老师  |  
  ||||
13  |  
   教学管理  |  
   听课记录  |  
   听课记录本  |  
   (1) 任课教师每人每学期听课不少于 4 学时;(2)各学院党政领导、教研室(实验室)正(副)主任每人每学 期听课不少于 6 学时; (3)完成评课(评注)  |  
   每学期放假前  |  
   任课老师/相关领导  |  
   教务办/ 资料室  |  
   系部主任  |  
  
14  |  
   教研室活动  |  
   教研室工作计划  |  
   按学期形成纸质版  |  
   每学期开学前  |  
   系部主任  |  
   教务办/ 资料室  |  
   教学院长  |  
  |
15  |  
   教研室工作总结  |  
   按学期形成纸质版  |  
   每学期放假前  |  
  |||||
16  |  
   教研室活动记录  |  
   原则上2周召开一次教学研究活动, 教研室举行的集体活动和会议应做好活动(会议)记录,做到时间、人员、内容三落实  |  
   
 
 教学周  |  
  |||||
17  |  
   督导活动  |  
   督导工作计划  |  
   按学期形成纸质版  |  
   每学期开学前  |  
   督导组长  |  
   督导汇总教务办/ 资料室  |  
   教学院长  |  
  |
18  |  
   督导工作总结  |  
   按学期形成纸质版  |  
   每学期放假前  |  
  |||||
19  |  
   督导听课记录本  |  
   (1)督导组听评课对象全员覆盖;(2)每个督导组成员每学期至少应完成 10 学时的听评课任务  |  
   教学周  |  
   督导  |  
  
备注:以上材料必须按要求完成,若涉及报账或计算课时等,也必须在材料检查合格后予以兑现(2025年起开始执行)。